欢迎来到 江西格瑞特电源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高品质蓄电池设备研发生产与定制

坚持人性化设计,致力于提高使用者的高效质量!

服务热线
18511608678
其他页banner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格瑞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干涸失效原因分析

发布者:huawei2025-06-27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干涸失效原因分析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干涸失效是导致容量衰减和循环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失水机制与普通铅酸蓄

电池存在本质差异,主要源于特殊的密封结构和氧复合原理。本文结合蓄电池运行机理及失效案例,对干

涸失效的成因进行系统性分析。

一、过充电导致的电解分解

过充电是引发干涸失效的首要诱因。当充电电压超过2.35V/单体临界值时,阴阳极板同步析出氧气和氢气

的速度超过氧复合能力(O;+2Pb-2PbO-PbSO,+HO)。此时电池内部气压突破20-4OkPa阈值,单向排气阀

开启形成不可逆的气体逸散。实验数据显示,持续过充电状态下每月失水量可达电解液总量的0.3%-0.5%,

这导致电解液比重由1.28g/cm·逐步上升至1.32g/cm3以上,引发多重劣化效应。

二、氧循环系统效能衰退

氧复合效率降低会打破"免维护"平衡状态。极群装配压力不足(低于30kPa)会导致玻璃纤维隔板与极板贴

合不紧密,氧气扩散通道受阻。实际案例表明,当隔板孔隙率下降至85%以下时,氧复合效率降低27%,

未被吸收的氧气通过安全阀持续流失。同时,负极板硫酸盐化会降低铅的活性表面积,使氧复合反应的催

化效率下降39%-45%。

三、环境温控失效的叠加效应

温度每升高8-10℃,电解液蒸发速率呈指数级增长。在45℃环境下运行的蓄电池,其失水速度是25℃标准

工况的2.8倍。典型故障案例显示,未配备温度补偿功能的充电系统在夏季高温时,浮充电压未相应下调0.

0O3V/C/单体,导致电池组整体失水量超标200ml/Ah。这种热失控还会加速ABS壳体材料的老化,使水蒸

气透过率提高至0.05g/Ah年。

四、结构性缺陷的累积影响

制造工艺缺陷会引发慢性失水:电解液灌注量偏差超过±3%时,充电末期液位下降至极板顶端1cm以下;极柱

密封胶的耐酸性能不足,在长期酸雾侵蚀下形成0.1-0.3mm微裂隙;安全阀开启压力离散性超过±5kPa时,

部分电池提前进入排气状态。统计数据显示,存在结构性缺陷的电池组,其年均失水量是标准产品的2.3倍。

上述机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呈现耦合作用,某变电站蓄电池组在投运26个月后即出现容量骤降,解体分析

显示:环境温度波动导致年均失水15ml,氧复合效率降低引发额外失水8ml,加上过充电造成的9m损失,

总失水量达设计电解液量的18%,最终导致极板顶部35%区域暴露于空气中。这说明干涸失效是多重因素

协同作用的结果,需通过智能充电控制、状态监测系统、环境优化等多维度进行综合防控。